丹小編剛剛看到了一篇新聞評論,也想到國家考試近年來不斷的變革,未來發展是好是壞不論,這些變革所帶來的效應相信不小,首先先來看看原文!
國考變革談初考
近期國家考試變革頻頻,某種程度對已經僵化的公務體系來講,並不算是壞事,相信許多考生也都感受到考選部的「誠意」了,考選部的願景談到「開展新視野、新思維及新作法,選拔國家優秀公務人力與專業人才,扮演國家競爭力之推進者」,從初考要改成複選題來增加考試難度,以及限制高學歷考生報考這兩點來說,確實是連結到了考選部的願景,但這兩項變革可能存在著矛盾,而這樣的政策對於每年近七萬名的初考考生來講,可不見得是樂見其成。
初考的考試資格目前是只需年滿十八歲,且無學歷限制均可報考,這樣的考試規則或許在台灣教育普及的環境下,幾乎不可能會有因為學歷不符而無法報考初考的情況,事實上反而從考選統計上可以發現,報考初等考試有近70%是大學生,專科及高中職以下約佔25%,碩士及博士生僅佔5%,若是從錄取人數來看,碩博士生未必能夠在初考能夠擁有更多的考試優勢,甚至有連續幾年,都有博士生初等考試全部落榜的新聞,考上初等考的起薪對碩博士生來講,相對來講是低於一般企業行號的起薪,但若能夠擁有相對穩定的職務,即使是稍嫌大材小用,每年還是可以看到有碩博士生選擇報考初等考試,這樣的前提下,反而應該關切的是社會結構的問題造成高資低考的現象,而不是從技術層面去限制高學歷的報考,台灣大學教育普及已經是不可能走回頭路,讓選擇初等考的考生放棄學歷,這無疑是因噎廢食,況且這項變革本身也有違憲之虞,技術層面上更是不可能實現,報考初等考試並無需繳交學歷證明,試問要如何限制呢?
但反觀另一項變革「測驗試題單選題為原則,必要時得採複選題」,目前國家考試就屬初等考試題型是採全測驗題,而最低錄取分數也年年升高,從96年平均錄取分數83分到近兩年錄取分數需達90分,在在顯示出報考初等考的考生程度不斷提升,而單選題型的測驗題已經失去了考試難度的辨別度,造成同分錄取的狀況不斷發生,須不斷增額錄取相信若改為複選題在考試難度上會大為增加,容易讓考試有辨別度而真正達到選拔專業人才的用意,但考試難度提升,對於之前準備過的考生或是預計投入的考生在準備上,可就大受影響,選擇題型的考試,答案僅有對或錯,配合接下來考選部的另一項變革「電腦閱卷」,在考試公平上是相當的公平,但在準備考科的廣度及深度上則勢必增加不少。
這兩項變革既要選拔優秀人才而增加考試難度,一方面又要限制報考民眾的學歷,實屬矛盾,但從這兩項變革的考量觀點,測驗題型採複選題最先衝擊到的肯定是初等考試的近七萬名考生,且此項變革的執行可行性是相當的高,考生在這方面勢必也不能像以往將四科全測驗題型的初等考試當作是自行念書準備就可以應考,而禁高學歷報考這項變革的執行可行性應該是相當的低,建議考生大可不必太過擔憂,將心力放在考試難度的提升,多方收集各家資訊,增加準備考試的廣度及深度,提升自己的實力方為上策。
OK!!相信大家有看到重點了!~